1. V渠道首页
  2. 投稿

管理者 |管理艺术技巧管理与制度 | 怎样践行管理艺术的秘诀

他们强迫自己设立优先秩序,而且坚定地按优先秩序做出决定。他们知道只有做好最重要的、最基础的事,而没有其它选择。摇摆不定将会一事无成。有效率的管理者懂得,他们要处理的问题不计其数,件件都需要有效的解决,这就要求他们集中自己的时间、精力、按工作的轻重缓急,分而治之。要学会”集中精力“的管理办法,首先要学会”摆脱昨天的困扰“,即终止已不再起积极作用的工作,终止过去遗留下来的无意义的工作,释放这种工作占用的资源,为新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管理者确定工作主次的原则为:·着重未来而不是过去;·着重机遇而不是难题;·要有自己的方向而不是随波逐流;·要确立远大目标,注重所产生的效果,而不是简单、保险。制定有效决策有效的管理者能做出有效的决策。他们知道一项有效的决策总是在”分歧意见“的基础上的一个判断,而不是在”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的一个判断。他们还知道快速做出许多决策意味着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有效性需要的决策很少,但至关重要。有效性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把一个组织看作是社会系统中的分系统,要求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要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古利克有关管理七职能论的基本观点计划即为了实现企业所设定的目标而制定出所要做的事情的纲要,以及如何做的方法。后来有人将计划具体分为:

(1)为企业经营活动而设定目标;

(2)确定经营方针,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3)为使方针具体化而制定严密而科学的活动程序;

(4)为某种特定的项目而制定具体规划;

(5)对资金、劳动时间、产品单位和机械时间等进行预算;

(6)制定企业长远规划即战略性决策;等等。组织为了实现企业所设定的目标,就必须建立权力的正式机构和组织体系,以便对各个工作部门加以安排、规定和协调。

借助于工具,柔弱的个人也会变得强大;借助于工具,复杂的事情也会变得简单;借助于工具,事半功倍不再是神话。亚里士多德说“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如果赤手空拳,相信亚里士多德不会如此狂妄。近来,管理界诞生了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管理工具,如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头脑风暴、ABC分类法、平衡记分卡等几百种。专注于实践,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分析,没有喋喋不休的道德说教,实用、易操作,能够拿来就用,成为管理工具被广泛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原因,并日益改变组织的管理模式、人们的工作习惯,甚至组织的体制与制度。

虽然中国的管理者已经广泛采用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工具,然而他们最终在实践中失望,如近年来,关于管理软ERP实施失败的报道就颇多。这些管理工具不尽人意的原因何在?作为管理者,我们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管理工具?我的体会是,一方面一些流行的管理工具过于繁复,推行起来、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德鲁克先生说:“一种工具,并不一定越大就越好。能够以最小的努力、最小的复杂性和最小的动力做好工作的工具,就是最好的工具。”因而,选择工具,不要被其庞大的看似高深的系统所迷惑,不要被其花俏的包装所遮蔽,要穿透本质,结合自身需求,也许最简单的那个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另一方面,组织千差万别,工具也具有个性,何况大多数管理工具引自国外,文化差异的存在,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陈天桥先生认为:“一条领带虽小,但要是不合适,可能就要跟着换衬衫、换皮鞋。我不想为了一条领带把一身衣服都换掉。”管理工具就如企业的领带,只有符合企业的战略、文化、规模等,才能取得期望的效果。如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方法,与海尔绝对服从的企业文化相匹配,不是任何组织都可以采用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