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渠道首页
  2. 投稿

持久的企业文化设计 成功的企业文化的价值

为什么员工上班要打卡?晚来10分钟、1小时有多大区别?虽然是小事,但它是一种素质的养成,绝对是一种投资。中国惠普人力资源总监张国维说,企业文化同时意味着成本:早上按时打卡,就不能睡懒觉;办公室里只能谈公事,就不能煲电话粥;乘电梯必须排队,赶时间就不是借口……这些企业制度对于员工只是一种潜在的约束。军队虽然天天搞队列训练,但打仗的时候绝对不能只正步前进,这是一种“成本化”的训练,重要的是锻炼士兵的素养。这些成本是能够体现“效益”的:养成纪律的士兵作战时服从统一指挥,有利于减少伤亡,赢得胜利。企业文化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如果把海尔张瑞敏砸掉冰箱、三星李健熙砸掉微波炉之举视为对企业文化的投资的话,他们付出了一定的成本,却赢来了更大的收益。建设企业文化是成本还是投资,取决于企业领导人的强制推行和个人影响力。坚持“制度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的远大集团总裁张跃说,去年远大的制度执行是60万人次,虽然外界也有不少人质疑他这种制度唯上的做法,事实却证明很有效。远大实行军事化管理,员工只有周末才能离厂,每天要刷两次牙、每次不少于3分钟等也都一一写入制度。上海一位研究地域文化的学者认为,湖南的地域特点是人性散漫,难出大型制造企业,但是湖南已经出了好几家,他认为当强权被使用时,效益就可以产生。不过并不见得付出成本——比如时间成本就一定产生效果。全球闻名的万豪酒店多年来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工作时间越长越好,哪怕是做表面功夫。以往万豪理想的模范职工是整天待在酒店,就是该回家的时候也不回去。结果却相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酒店很难雇到优秀人才,而且现有的人才也在流失。,万豪选择三家酒店试验一套叫“灵活管理”的计划,目的是帮助经理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建立平衡。

诺基亚讲“科技以人为本”,大家注意,那个“人”,指的不是诺基亚的员工,而是我们的消费者。诺基亚说我们的科技开发、科技创新是以客户为本的,而不是说诺基亚的文化、诺基亚的经营管理是以诺基亚人为本的。诺基亚的核心价值观中确实有“尊重人”,但后面半句是:“尊重人的责任感”。第二,以人为本需要前提和条件。这个人如果是一个合格员工,我想起码有三点最基本的要求,一是有信仰,就是认同公司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信仰;二要有信任,因为企业是一个团队组织,没有信任不可能成为团队;三要有信用,就是自己干的活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就是最基本的信用关系。如果我们员工能够达到这个要求,以人为本是没错的。第三,以人为本是我们老祖宗的思想,是孟子的思想,不是国外传来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而在企业以人为本这个问题上,不要忽视我们的管理主题。企业文化根本是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诺基亚讲“科技以人为本”,大家注意,那个“人”,指的不是诺基亚的员工,而是我们的消费者。管理的核心是效率要用我们的文化、管理和机制,驱动员工不断地改进个人绩效,提高工作效率,开发人力资源。而不是取悦员工,让员工激动起来,兴奋起来。企业就是这么残酷,有位老板讲了,市场竞争对我这么残酷,我干吗对我的员工那么不残酷呢?我傻冒吗?这是实事求是的一句话。如果企业内部相安无事,太平天国,那就糟了。在市场中通行的法则是丛林法则,在企业内部也应该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有人说这是不是资本家的剥削?没错,资本家就是这样剥削工人的,问题是资本家都干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干?资本家就是这样把效率提高的,达不到这个效率就有问题,怎么和人家竞争?你认为是剥削,最好的办法就是你离开这个企业,再找一个轻轻松松的大锅饭企业或垄断企业,再去吃他们,把他吃死,你再换单位。

企业员工的身体语言其实是管理者评判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工具。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者应充分而高效地利用员工身体语言这一工具,洞察企业文化的潜在的问题或趋向,并从一定高度采取措施、及时调适、合理解决,避免更大的问题发生,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国内的一个表演团远赴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演出非常精彩。结束后,当地观众纷纷站起来并长时间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当采访观众问到你们是否能听懂中文时,很多人都摇头,但是他们做好了观众的职责。这一点令国内的演员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掌声比国内的任意一次表演都要热烈。我们在国内经常看到下面观众不仅没有掌声,甚至喊出“下去吧”的嘘声。在国内看电影时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当电影内容结束了,打出工作人员名单的时候,很多国人就纷纷离席退场了。这在国外是很少出现的,即使电影的内容结束了,观众也会尊重电影人的劳动,在工作人员名单,片尾曲所有都结束时,才会离席。这些现象从某个方面能说明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文化是个看似虚无的飘渺,但的影响却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就像唐诗中描述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样,企业文化亦是如此,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动自发,入脑入心”只有企业文化深深植根于每位员工的心中并得到认可和自发地实行才是一个好的企业文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个好的文化氛围中,大家会受到感染自觉的去践行。企业管理无小事,表面上看似一个小小的鼓掌,实则本质体现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认可度、归属感。员工的漠然、麻木是企业管理最大的敌人,鲁迅先生一生以笔为枪,所有文章都有一个中心就是希望以文字唤醒当时国人的麻木,重燃国人的激情。可见只有员工们的个人思想意识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使命相一致,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对员工要强调少点主人公意识,多点打工仔精神,同时靠企业文化的推行,弥补制度上的缺陷。误区之三:强调改革。资本家从来不说改革,改革有很大的破坏性。我本人最喜欢的说法是改良,看准目标,点滴改进,不要搞推倒了重来。企业是讲实务的,改革像割肉,而改良是循序渐进的,一旦和员工利益冲突发生,用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来规范,遇到阻力会小一些。企业中的变革是对内部利益的重新调整,企业文化将使员工正确地认识变革,认真地面对变革,积极地技身变革。企业变革需要共同的认同,需要共同的理念和共同的目标,所以企业少谈改革,多一些改良,企业文化先行。在这里向企业家提出两个口号,一是向资本家学习。资本家是最了解资本的,他们做这些工作已经有几百年了,而中国的老板们从南巡讲话开始算起,懂得市场经济、资本运作、产权制度,也才不到十年,二是要向农民学习。不要一提农民就是封闭、保守、落后,他们是最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遵循的是农场法则,不会说今天种胡萝卡等着明天收人参,指望天上掉馅饼。企业文化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灌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